2022年延边大学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当前位置: 首页>>首页>>教学成果奖申请书>>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1)革新实践教学理念,确立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目标

以立德树人根本宗旨为指导,对接新时代地理学人才培养需求,确立“生态认知、绿色发展、家国情怀”的人才培养理念,提出自我学习能力(有效获取和掌握基础知识、方法和技能)、实践应用能力(应用学科理论与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科研创新能力(在研究过程中,提出新问题、新方法,具备批判思维)的地理学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使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德才兼备的地理学拔尖创新人才。

(2)构建“双引领、多平台、五环节”实践教学模式,有效培养地理学拔尖创新人才

围绕“一带一路”、东北振兴、东北亚区域生态安全和吉林珲春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和地方需求,以国内外专家引领,以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为载体,创建了“自主选题申请项目→专家组评审→研究计划撰写→导师全过程指导→团队协作科研实践”“五环节”实践教学路径,建立了有效培养地理学拔尖创新人才的实践教学模式。为丰富实践教学资源,建设了东北虎豹生物多样性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4个国家级科研平台、长白山湿地与生态野外观测站等8个省级科研平台以及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等6个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平台,并依据人才培养需求有机整合,构建教科研多元实践资源平台,为实践教学提供有力支撑

(3)打造研究生实践教学国际化协同育人长效机制

强化国际化实践资源建设,与韩国首尔大学、日本东京大学、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及国内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十余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每年选拔30%的研究生参与国际国内交流,形成国内外联合的协同育人长效机制。创建了由“国内外领军专家+中青年杰出人才+延边大学青年骨干”组成的国际化、多层次复合导师制,参与实践教学全过程,为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提供了有效保障。

(4)创建“一核心、双重点、全过程”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以研究生综合素质养成为考察核心,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为考察重点,将过程性评价(团队协作能力、研究方案设计、地理核心素养等多个指标,占比70%)和终结性评价(研究报告、研究论文、专利、竞赛奖项等成果,占比30%)相结合,全方位评估研究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建立了“一核心、双重点、全过程”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以评促学、以评促研,提升地理学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质量